鑱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音《唐韻》:士銜切;《集韻》、《韻會》:鋤銜切,𡘋音巉。《說文》:銳器也。或作䤫。《史記・扁鵲傳》:鑱石橋引。【索隱註】鑱,仕咸反 —— 謂石針也。謂按摩之法,夭橋引身,如熊顧鳥伸也。
义又,《廣韻》:吳人云犂鐵。杜甫〈寓同谷縣歌〉:長鑱長鑱白木柄,我生託子以爲命。
音又,《玉篇》:刺也、鏨也。《正字通》與𠠤通。韓愈〈送區弘南歸〉詩:洶洶洞庭莽翠微,九疑鑱天荒是非。宋郊詩:激切波瀾立,鐫鑱物象危。
义又,藥鑱。《抱朴子・逸民卷》:何須乎鑱鼎哉。陸遊詩:正令不遇亦何慊,藥鑱丹爐老靑嶂。
音又,《廣韻》:士懺切;《集韻》:仕懺切,𡘋音䪌 —— 鑱土具。
注解
〔鑱〕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戌集上,康熙部首是金部。
〔鑱〕字拼音是chán,左右结构,可拆字为釒、毚。
〔鑱〕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chán] ⑴ 见“镵”。
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