朏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卷别卷七上反切普乃切、芳尾切頁碼第221頁,第11字續丁孫
朏
異體𣍧
月未盛之明。从月、出。《周書》曰:「丙午朏。」
附注徐灝注箋:「月朔初生明,至初三乃可見,故三日曰朏,从月、出,會意,出亦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卷别卷十三反切剖海反頁碼第565頁,第2行,第2字述
月未盛之明也。從月出聲。周書曰:「丙午朏。」
鍇注臣鍇曰:「本無聲字,有者誤也。」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卷别卷七上反切普乃切、芳尾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第1251頁,第2字許惟賢第549頁,第3字
月未盛之朙也。
段注《律歷志》曰:《召誥》曰:惟三月丙午朏。周公七年復子明辟之歲三月甲辰朔之三日也。畢命豐㓝曰:惟十有二年六月庚午胐。王命作策豐㓝。康王十二年六月戊辰朔之三日也。志引古文月采篇曰:三日曰胐。按《尙書・正義》曰:《周書・月令》云:三日粵胐。疑卽取諸《漢志》。而月采作《月令》。未知孰是。《逸周書・月令》弟五十三。據牛𪪺傳。蔡邕,王肅時巳亡。孟堅時未亡也。小顔《漢書》采字當從孔沖遠作令。小顔讀孟注而不察耳。
从《月出》。
段注會意。普乃切。又芳尾切。十五部。
《周書》曰:丙午胐。
朏字的相关索引
# | 书籍 | 索引 |
---|---|---|
1 | 汲古閣本 | 第436頁,第2字 |
2 | 陳昌治本 | 第561頁,第1字 |
3 | 黃侃手批 | 第431頁 |
4 | 說文校箋 | 第281頁,第6字 |
5 | 說文考正 | 第270頁,第3字 |
6 | 說文今釋 | 第971頁,第2字 |
7 | 說文約注 | 第1669頁,第1字 |
8 | 說文探原 | 第3571頁,第2字 |
9 | 說文集注 | 第1434頁,第1字 |
10 | 說文標整 | 第172頁,第6字 |
11 | 標注說文 | 第277頁,第10字 |
12 | 說文注箋 | 第2259頁,第2字 |
13 | 說文詁林 | 第6964頁【補遺】第17040頁 |
14 | 通訓定聲 | 第2473頁,第2字 |
15 | 說文義證 | 第589頁【崇文】第2353頁 |
16 | 說文句讀 | 第900頁 |
17 | 古字詁林 | 第六冊,第498頁,第1字 |
18 | 古字釋要 | 第670頁,第2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