裘

复制

qiú ㄑㄧㄡˊ

正文・申集下衣部共13画
康熙字典

正文申集下

衣部

13画

U+88D8

裘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申集下 部首衣部

武英殿刻本: 第2677頁,第6

同文書局本: 第1117頁,第22

標點整理本: 第1092頁,第40

古文:

唐韻》:巨鳩切;《集韻》、《韻會》、《正韻》:渠尤切,𡘋音求。玉篇》:皮衣也。詩・小雅》:舟人之子,熊羆是裘。【又】彼都人士,狐裘黃黃。周禮・天官・司裘》:掌爲大裘,以供王祀天之服,中秋獻良裘,季秋獻功裘。中論》:救寒莫如重裘。

又,披裘公,人名。高士傳》:披裘公曰:五月被裘負薪,豈取金者哉。

又,菟裘,地名。左傳・隱十一年》:使營菟裘,吾將老焉。【註】在梁父縣南。

又,裘氏,亭名。水經注》:沙水又東南逕裘氏鄕,裘氏亭西。

又,姓。通志・氏族略》:裘氏,衞大夫食采于裘,因氏焉。

又,《集韻》:渠竹切,音鞠 —— 義同。

又,《韻補》:渠之切,叶音其。詩・豳風》:取彼狐狸,爲公子裘。

說文》作𧚍

注解

〔裘〕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申集下,康熙部首是衣部

〔裘〕字拼音是qiú,上下结构,可拆字为求、衣,五行属

〔裘〕字造字法是形声。从衣,求声。本义是皮衣。古代“求”、“裘”同字。

〔裘〕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qiú] ⑴ 皮衣⑵ 姓。

裘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裘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