咢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音《廣韻》:五各切;《集韻》、《韻會》、《正韻》:逆各切,𡘋音愕。《玉篇》:驚咢也。《詩・大雅》:或歌或咢。《爾雅・釋樂》:徒擊鼓謂之咢。【疏】孫炎云:聲驚咢也。
义又,《韻會》與諤通。《前漢・韋賢傳》:咢咢黃髮。【註】師古曰:咢咢,直言也。
义又,《後漢・張衡・思𤣥賦》:冠咢咢其映蓋。【註】咢咢,冠高貌也。一作岌。《文選》作嵒。
音又,《正韻》與鍔同。《前漢・王褒傳》:越砥斂其咢。【註】刃旁曰咢。
义《說文》本作㖾。
注解
〔咢〕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丑集上,康熙部首是口部。
〔咢〕字拼音是è,上下结构,可拆字为吅、亏。
〔咢〕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è] ⑴ 击鼓:“或歌或~”。⑵ 屋檐的棱⑶ 惊讶。⑷ 古通“锷”,刀剑的刃。
咢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咢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