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

è ㄟˋ

卷二吅部共9画
说文解字

卷二

吅部

9画

U+54A2

五各切

咢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二上反切五各切頁碼46頁,第7

異體

㖾譁訟也。从吅屰聲。

附注鈕樹玉校錄:「《玉篇》作咢。」

附注《說文新證》:「咢,本義為亡失(即『喪』字),假借為國名、地名,再假為『譁訟』。咢、噩同字,高鴻縉以為『喪』字分化。『喪』本假借『桑』字為之,加四『口』形(『口』形或多或少,不拘)為假借分化符號,咢、噩與『喪』完全同形。楚文字仍从四『口』,『噩』字所承即此一寫法。秦文字則省从二『口』,『㖾』字所承則為此一寫法。」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三反切五各反頁碼138頁,第1行,第1

㖾譁訟也。從吅,屰亦聲。

鍇注臣鍇曰:「屰音逆。」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二上反切五各切古音第五部頁碼248頁,第6許惟賢110頁,第8

㖾譁訟也。

段注引伸爲徒擊𡔷曰咢。又《韋賢傳》。咢咢黃髪。

从吅屰。屰亦聲。

段注五各切。五部。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𢆔,咢。引申為諤,直言也。又變為噩,本X,《說文》所無,而漢碑已有。今人用渾噩,實不通,渾(言無圭角),噩(言有圭角),兩字相反,故不通也。萼,《說文》所無。《詩經》「鄂不」。鄂乃地名。花萼之萼與午近,又與牙近,或即芽字。

徒鼓曰㖾(無别種樂和也)。㖾後誤作𢆔,又誤為咢,又作為諤(俗字),既从兩口,又从言,不通。噩,《說文》無,亦由㖾變來,噩、噩隸變為噩,下若出頭不誤,噩是。渾渾(言無圭角也),灝灝(雖無圭角而語條暢也),噩噩(言語有鋒棱圭角也),今渾噩連用,不通。《周禮》「噩夢」,俗「噩耗」訓可驚,乃屰之引申,謂啎屰於心也。

譁訟也。引申為直言之諤(由訟義引申為好爭辯之義)。諤字《說文》所無。《法言》中「渾噩」二字義恰相反;渾渾(言無圭角也),灝灝(雖無圭角而語條鬯也),噩噩(言語有鋒棱圭角也),今人以渾噩二字連用,可謂不通矣。《周禮》有「噩夢」,俗有「噩耗」之文,義訓可驚,乃屰之引申,謂啎屰于心也。噩亦為《說文》所無,然漢碑中已有其字,蓋即㖾字,形變作噩,遂誤為噩矣。花萼之萼,《說文》亦無其字,《毛詩》「鄂不韡韡」(鄂乃地名?),鄂係假借字,按古音㖾、午、牙音皆近,萼之正字或即芽字。

渾、噩二字義正反:渾,言無圭角也,噩,言有圭角也。今人以渾噩二字連用,不通。噩,《說文》無,漢碑中亦有其字,蓋即咢字形變作噩,遂從為噩矣。萼亦《說文》所無,㖾古音午,午、牙、芽音相近,故萼或即芽字。

白话解释

咢,七嘴八舌诉讼辩论。字形采用“吅”作边旁,“屰”作声旁。

咢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87頁,第1字
2陳昌治本第131頁,第5字
3黃侃手批第112頁
4說文校箋第62頁,第11字
5說文考正第55頁,第2字
6說文今釋第193頁,第1字
7說文約注第350頁,第2字
8說文探原第874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298頁,第1字
10說文標整第35頁,第15字
11標注說文第61頁,第6字
12說文注箋第477頁,第2字
13說文詁林第2292頁【補遺】第16324頁
14通訓定聲第1863頁,第3字
15說文義證第136頁【崇文】第541頁
16說文句讀第178頁
17說文新證第104頁,第1字
18章授筆記第72頁,第1字
19古字詁林第二冊,第159頁,第1字
20古字釋要第150頁,第2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