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í

不识大体

拼音 bù shí dà tǐ 怎么读

注音 ㄅㄨˋ ㄕˊ ㄉㄚˋ ㄊㄧˇ

繁体 不識大體

感情 贬义成语

近义词 鼠目寸光   目光如豆

反义词 高瞻远瞩   目光如炬   卓有远见

不识大体的意思

折叠展开

识:懂得;大体:重要的道理;关系全局的道理。
指不能认清大局;不懂得做事、处理问题从整体和长远利益出发。

出处《宋书・南郡王义宣传》:“尝献世祖酒,先自酌饮,封送所馀,其不识大体如此。”

用法动宾式;作谓语、宾语、定语;指不明白关系到大局的道理。

例子上斥为不识大体,仍谕内监在外生事者听人责惩。(《清史稿 高宗本纪》)

正音”,读作“shí”,不能读作“shī”。

辨形”,不能写作“”。

歇后语 耗子啃菩萨 —— 不识大体

谜语 瞎子摸象 (谜底:不识大体)

不识大体的详细解释

折叠展开

【释义】

大体,指重要的道理。不识大体指缺少远见,只计较细节,而无法掌握最重要的道理。《宋书・卷六十八・武二王传・南郡王义宣传》:“尝献世祖酒,先自酌饮,封送所余,其不识大体如此。”《旧唐书・卷五十・刑法志》:“臣以至愚,不识大体。”亦作“不知大体”。

不识大体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not to understand the highest principles of propriety
  2. n'avoir pas une vue d'ensemble(aux vues bornées)
  3. allgemeine Grundprinzipien nicht kennen
  4. не видеть цéлого

不识大体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bù,fǒu), 一部,共4画

㈠ 不 [ bù ]

①. 副词。

②.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 如: 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③.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 如: 不,我不知道。

④. 用在句末表疑问。 如: 他现在身体好不?

㈡ 不 [ fǒu ]

①. 古同“否”,不如此,不然。

读音(shí,zhì), 讠部,共7画

㈠ 识 [ shí ]

①. 知道,认得,能辨别。 如: 识辨。识破。识相(xiàng )。识途老马。

②. 所知道的道理。 如: 知识。常识。

③. 辨别是非的能力。 如: 见识。远见卓识。

㈡ 识 [ zhì ]

①. 记住。 如: 博闻强识。

②. 标志,记号。

读音(dà,dài,tài), 大部,共3画

㈠ 大 [ dà ]

①.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 如: 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

②. 指大小的对比。 如: 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

③.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 如: 大局。大众。

④. 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 如: 不大高兴。

⑤. 年长,排行第一。 如: 老大。

⑥. 敬辞。 如: 大作。大名。大手笔。

⑦. 时间更远。 如: 大前年。

⑧. 〔~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

⑨. 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 如: 大概。大凡。

㈡ 大 [ dài ]

①. 〔~夫〕医生(“夫”读轻声)。

②. 〔~王〕戏曲、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王”读轻声)。

㈢ 大 [ tài ]

①. 古通“太”。

②. 古通“泰”。

读音(tǐ,tī), 人部,共7画

㈠ 体 [ tǐ ]

①. 人、动物的全身。 如: 身体。体重。体温。体质。体征(医生在检查病人时所发现的异常变化)。体能。体貌。体魄(体格和精力)。体育。体无完肤。

②. 身体的一部分。 如: 四体。五体投地。

③. 事物的本身或全部。 如: 物体。主体。群体。

④. 物质存在的状态或形状。 如: 固体。液体。体积。

⑤. 文章或书法的样式、风格。 如: 体裁(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可分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体(文章的体裁,如“骚体”、“骈体”、“旧体诗”)。字体。

⑥. 事物的格局、规矩。 如: 体系。体制。

⑦. 亲身经验、领悟。 如: 体知(亲自查知)。体味。身体力行(xíng )。

⑧. 设身处地为人着想。 如: 体谅。体贴。体恤。

⑨. 与“用”相对。“体”与“用”是中国古典哲学的一对范畴,指“本体”和“作用”。一般认为“体”是最根本的、内在的;“用”是“体”的外在表现。

㈡ 体 [ tī ]

①. 〔~己〕❶家庭成员个人的私蓄的财物;❷亲近的,如“~~话”,亦作“梯己”。

不识大体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