鼯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音《廣韻》:五乎切;《集韻》、《韻會》、《正韻》:訛瑚切,𡘋音吾。《玉篇》:鼯鼠,飛生。《正韻》:一曰五技鼠。《爾雅・釋鳥》:鼯鼠,夷由。【註】狀如小狐,似蝙蝙,肉翅,項脅毛紫赤色,背上蒼艾色,腹下黃,喙頷雜白,脚短爪長,尾二尺許,飛且乳,亦謂之曰飛生鼠。聲如人呼,食火烟,能從高赴下,不能從下上高。一名夷由。馬融〈長笛賦〉:猨蜼晝吟,鼯鼠夜叫。
《爾雅・釋鳥》鼯鼠,夷由。〔註〕狀如小狐,似蝙蝙,肉翅,項脅毛紫赤色,背上蒼艾色,腹下黃,喙頷雜白,脚短爪長,尾二尺許,飛且乳,亦謂之曰飛生鼠。聲如人呼,食火烟,能從高赴下,不能從下上高。一名夷由。
謹照原文下蝙字改蝠。肉翅下增翅尾二字。二尺改三尺。飛生上省曰字。聲如上省鼠字。一名上增疏字。
注解
〔鼯〕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亥集下,康熙部首是鼠部。
〔鼯〕字拼音是wú,左右结构,可拆字为鼠、吾,五行属土。
〔鼯〕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wú] ⑴ 〔~鼠〕哺乳动物,形似松鼠,能从树上飞降下来。住在树洞中,昼伏夜出。
鼯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鼯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