鐻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音《廣韻》:其呂切;《集韻》、《正韻》:臼許切,𡘋音巨 —— 與簴同,鍾鼓之柎也。《史記・秦始皇紀》:收天下兵,聚之咸陽,銷以爲鍾鐻。【註】鐻,音巨。
音又,《廣韻》、《集韻》𡘋居御切,音據 —— 樂器,形似夾鍾,削木爲之。《莊子・達生篇》:梓慶削木爲鐻,鐻成,見者驚猶鬼神。【註】鐻,音據,樂器也。
音又,《集韻》、《正韻》𡘋求於切,音渠。《集韻》:金銀器名。《山海經》:靑要之山,䰠武羅司之,穿耳以鐻。郭璞曰:鐻,金銀器名。《後漢・張奐傳》:遺金鐻八枚。【註】鐻,音渠 —— 食器名,未詳形制。左思〈魏都賦〉:鐻耳之傑。
音又,《廣韻》:九魚切;《韻會》:斤於切,𡘋音居 —— 義同。
注解
〔鐻〕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戌集上,康熙部首是金部。
〔鐻〕字拼音是jù,左右结构,可拆字为釒、豦。
〔鐻〕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jù] ⑴ 同“𧇽(虡)”。古代悬挂钟鼓的架子两侧的柱子。⑵ 古代一种像钟的乐器:“销锋铸~。”⑶ 同“锯”。
鐻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鐻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