菁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音《唐韻》:子盈切;《集韻》、《類篇》:咨盈切,𡘋音精。《說文》:韭華也。張衡〈南都賦〉:秋韭冬菁。【註】《廣雅》曰:韭,其華謂之菁。
义又,菁茅。《書・禹貢》:包匭菁茅。《管子・菁茅謀》:江淮之閒,有一茅而三脊,母至其本,名之曰菁茅。
义又,蔓菁。《周禮・天官》:醢人菁菹。【註】菁,蔓菁也。
义又,蕪菁。《後漢・桓帝紀》:種蕪菁,以助人食。
义又,菁華,英也。張衡〈西京賦〉:麗服颺菁。
音又,《集韻》:倉經切,音靑 —— 菁菁,花盛貌。《詩・唐風》:有杕之杜,其葉菁菁。
义又,地名。謝靈運〈山居賦〉「三菁五奧」自註:三菁,在太平之北。
《管子・菁茅謀》
謹照原書篇名改管子輕重丁。
《詩・唐風》有杕之左,其葉菁菁。
謹照原文左改杜。
注解
〔菁〕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申集上,康熙部首是艸部。
〔菁〕字拼音是jīng,上下结构,可拆字为艹、青,五行属木。
〔菁〕字造字法是形声。从艸,青声。本义是韭菜花。
〔菁〕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jīng] ⑴ 韭菜的花:“秋韭冬~”。⑵ 古代指“芜菁”(即“蔓菁”)。⑶ 华丽:“丽服扬~”。⑷ 水草:“唼喋~藻”。
菁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菁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