辭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古文: 𤔧
音《唐韻》:似兹切;《集韻》:詳兹切,𡘋音詞 —— 辭說也。《易・乾卦》:修辭立其誠。《書・畢命》:辭尚體要。
义又,《說文》:訟辭也。《周禮・秋官・小司𡨥》:以五聲聽其獄訟,一曰辭聽。《書・呂𠛬》:明淸于單辭,罔不中,聽獄之兩辭。【疏】單辭,謂一人獨言也。兩辭,謂兩人競理也。
义又,與辤同。《正韻》:却不受也。《書・大禹謨》:稽首固辭。《中庸》:爵祿可辭也。又,謝也。《前漢・韓王信傳》:溫顏遜辭。
义又,別去也。《楚辭・九歌》:入不言兮出不辭。
注解
〔辭〕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酉集下,康熙部首是辛部。
〔辭〕字拼音是cí,左右结构,可拆字为𤔔、辛。
〔辭〕字造字法是會意。本义是訴訟,打官司。
〔辭〕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cí] ⑴ 告別⑵ 不接受,請求離去⑶ 躲避,推託⑷ 解僱⑸ 同「詞」。⑹ 優美的語言⑺ 講話;告訴⑻ 文體的一種
辭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辭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