訏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音《唐韻》:况于切;《集韻》、《韻會》:匈于切,𡘋音欨。《說文》:詭譌也。一曰訏𧪰。齊楚謂信曰訏。鄭云:誇也。
义又,《爾雅・釋詁》:大也。《詩・大雅》:訏謨定命。揚子《方言》:中齊西楚之閒,謂大曰訏。【註】訏亦作芋。《詩・小雅》:君子攸芋。【傳】大也。
义又,通作盱。詳目部盱字註。
音又,《集韻》:荒胡切;《韻會小補》:荒烏切,𡘋音呼。《博雅》:大也。《玉篇》:張口鳴也。《詩・大雅》:實覃實訏,厥聲載路。【箋】謂張口鳴呼。《正義》引《儀禮》云:訏音呼。謂張口鳴呼,聲音則已大矣。
音又,《集韻》、《韻會》𡘋火羽切,欨上聲。《類篇》:訏訏,大也。《詩・大雅》:川澤訏訏。【傳】大也。朱傳叶音許。
义《說文》本作𧥦。
注解
〔訏〕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酉集上,康熙部首是言部。
〔訏〕字拼音是xū,左右结构,可拆字为訁、于,五行属金。
〔訏〕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xū] ⑴ 夸口。⑵ 大⑶ 同“吁”。
訏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訏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