萆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音《集韻》:賔彌切,音𤰞。《類篇》:萆薢,藥草。
音又,頻彌切,音陴 —— 義同。
音又,《集韻》:必袂切,音蔽。《山海經》:小華之山,其草有萆荔。
义又,與蔽通。《前漢・韓信傳》:從閒道萆山而望趙軍。【師古註】蔽隱于山閒,使敵不見。
音又,《唐韻》:蒲歷切,音甓。《玉篇》:雨衣也。《類篇》:一曰蓑衣。
义又,《唐韻古音》同「菝」。
注解
〔萆〕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申集上,康熙部首是艸部。
〔萆〕字拼音是bì,上下结构,可拆字为艹、卑,五行属木。
〔萆〕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bì] ⑴ 同“蓖”。
萆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萆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