絀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音《廣韻》、《集韻》𡘋竹律切,音窋。《說文》:絳也。《玉篇》:紩也。《史記・趙世家》:却冠秫絀。【註】徐廣曰:戰國作秫縫,亦縫紩之別名也。古字多假借,故作秫絀耳。此蓋言其女工箴縷之麤拙也。
义又,《荀子・非相篇》:緩急嬴絀。【註】猶言屈伸也。
音又,《集韻》:敕律切,音黜 —— 義同。
义又,同「黜」。《禮・王制》:不孝者,君絀以爵。【註】絀,退也。
《說文》絳也。
謹照原文絳改縫。
《史記・趙世家》却冠秫絀。〔註〕徐廣曰,戰國作秫縫。
謹照原文戰國下增策字。
注解
〔絀〕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未集中,康熙部首是糸部。
〔絀〕字拼音是chù,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糹、出。
〔絀〕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chù] ⑴ 见“绌”。
絀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絀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