畎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古文: 甽
音《唐韻》:姑泫切;《集韻》、《韻會》、《正韻》:古泫切,𡘋音狷。《說文》本作𡿨,水小流也。《書・益稷》:予決九川,距四海,濬畎澮距川。【傳】一畝之閒,廣尺深尺曰畎。
义又,疏通、流注皆曰畎。《乾坤鑿度》:聖人畎流大道,萬彙滋溢。
义又,山谷通水處。《書・禹貢》:羽畎夏翟。【註】羽山之谷。
音又,《集韻》:畎迥切,音熲 —— 義同。《書》:岱畎絲、枲。劉昌宗讀。
音又,苦泫切,音犬。《字彙補》:西方地名。《史記・匈奴傳》:周西伯昌伐畎夷氏。
义《集韻》亦作𤰝。
注解
〔畎〕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午集上,康熙部首是田部。
〔畎〕字拼音是quǎn,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田、犬,五行属木。
〔畎〕字造字法是象形。从田,犬声。本义是田间水沟。
〔畎〕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quǎn] ⑴ 田地中间的沟
畎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畎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