槌

复制

chuí ㄔㄨㄟˊ

正文・辰集中木部共14画
康熙字典

正文辰集中

木部

14画

U+69CC

槌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辰集中 部首木部

武英殿刻本: 第1302頁,第1

同文書局本: 第546頁,第8

標點整理本: 第492頁,第7

唐韻》、《正韻》:直追切;《集韻》、《韻會》:傳追切,𡘋音椎 —— 擊也。漢宋子侯古詩:槌牀便大怒。

又,棒槌,所以擊也。魏書・李崇傳》:邨置一樓,樓置一鼓,盜發之處,雙槌亂擊。或作椎,一作桘。

又,《唐韻》、《集韻》、《韻會𡘋馳僞切,音縋。說文》:關西謂之特。【徐曰】江淮謂之槌,此則架蠶簿之木也,所謂懸蠶曲杙。集韻》平聲亦載此義。

又,《韻會》、《正韻𡘋都回切,音堆 —— 擲也。揚子:槌提仁義。

注解

〔槌〕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辰集中,康熙部首是木部

〔槌〕字拼音是chuí,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木、追,五行属

〔槌〕字造字法是形声。从木,追声。本义是槌子,敲击工具。

〔槌〕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chuí] ⑴ 敲打用具⑵ 古同“捶”,敲打。⑶ 古代架蚕箔的木柱。

槌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槌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