忿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音《唐韻》:敷粉切;《集韻》、《韻會》:撫吻切,𡘋音魵。《說文》:悁也。《玉篇》:恨也、怒也。《書・君陳》:爾無忿疾于頑。【傳】無忿怒疾之也。
音又,《集韻》:父吻切;《韻會》:扶粉切;《正韻》:房吻切,𡘋音𢤬 —— 或作賁,通作憤。《大學》:身有所忿懥,則不得其正。【註】忿,弗粉反,《集韻》等書本此讀。
音又,《玉篇》、《廣韻》:匹問切;《集韻》:芳問切,𡘋音湓 —— 義同。
义又,通作分。杜甫〈送路侍御〉詩:不分桃花紅勝錦。不分者,不平之意,與忿同。
音又,叶非律切,音芾。劉向〈九歎〉:憂心展轉,愁拂鬱兮;寃結未舒,長隱忿兮。〇【按】此字有依敷母切,有依非母切,有依奉母切,皆輕脣音,大略相近。
《大學》身有所忿懥,則不得其正。〔註〕忿,弗粉反。
謹照原書註改釋文。
注解
〔忿〕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卯集上,康熙部首是心部。
〔忿〕字拼音是fèn,上下结构,可拆字为分、心,五行属水。
〔忿〕字造字法是形声。从心,分声。从“心”,表示与心情有关。本义是愤怒,怨恨。
〔忿〕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fèn] ⑴ 生气,恨
忿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忿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