墳

复制

fén ㄈㄣˊ

正文・丑集中土部共15画
康熙字典

正文丑集中

土部

15画

U+58B3

𡏶

墳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丑集中 部首土部

武英殿刻本: 第557頁,第15

同文書局本: 第239頁,第18

標點整理本: 第171頁,第29

古文: 𡏶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符分切,音汾。說文》:墓也。禮・檀弓》:古者墓而不墳。【註】土之高者曰墳。衡山志》:楚靈王之世,衡山崩,而祝融之墳壞,中有營丘九頭圖。張衡〈思𤣥賦〉:賭有黎之圮墳。【註】有黎,祝融也。

又,水涯曰墳,大防也,所以扞水。詩傳》:辛受無道,商人慕文王而歸之,賦〈汝墳〉。

又,《白虎通》:三墳,分也。論三才之分,天地人之始也。孔安國〈尚書序〉:伏犧、神農、黃帝之書,謂之三墳,言大道也。左傳・昭十三年》:左史倚相,是能讀三墳,五典,八索,九丘。

又,大也。周禮・春官》:司烜氏共墳燭。

又,與羵同。〈魯語〉:土之怪曰墳羊。

又,《廣韻》、《正韻》:房吻切;《集韻》、《韻會》:父吻切,𡘋音憤 —— 土膏肥也。書・禹貢》:白墳,黑墳,赤埴墳。見土字註。

又,《集韻》:部本切,音笨 —— 土沸起也。左傳・僖四年》:公祭地,地墳。

卷目考證・丑集中 部首土部

愛日堂藏本: 第121頁,第2

同文書局本: 第1642頁,第27

《周禮・春官》司烜氏共墳燭。

謹照原書春官改秋官。

注解

〔墳〕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丑集中,康熙部首是土部

〔墳〕字拼音是fén,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土、賁

〔墳〕字造字法是形聲。從土,賁( bēn )聲。本义是大防。

〔墳〕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fén] ⑴ 封上隆起的墓。泛指墳墓。《説文•土部》:“墳,墓也。”⑵ 堤岸;水邊高地。《爾雅•釋丘》:“墳,大防。”⑶ 順從。《管子•君臣下》:“墳然若一父之子,若一家之實,義禮明也。”⑷ 大。《爾雅•釋詁上》:“墳,大也。”⑸ 劃分。《廣韻•釋詁一》:“墳,分也。”⑹ 三墳的簡稱。(即伏羲、神農、黃帝之書)。泛指古代典籍。如:三墳五典。晋潘尼《贈陸機出爲吴王郎中令》:“振鱗南海,濯翼清流。婆娑翰林,容與《墳》、《丘》。”⑺ 姓。 [fèn] ⑴ 土質肥沃。《廣韻•吻韻》:“墳,土膏肥也。”⑵ 隆起;高起。《集韻•混韻》:“墳,土起。”

墳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墳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