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

复制

zhì ㄓˋ

正文・子集下刀部共8画
康熙字典

正文子集下

刀部

8画

U+5236

𠜔𠝦𠝁𠛐

制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子集下 部首刀部

武英殿刻本: 第321頁,第14

同文書局本: 第139頁,第2

標點整理本: 第66頁,第33

古文: 𠜔𠝦𠝁𠛐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征例切,音製。說文》:裁也。

又,《增韻》:正也、御也、檢也、造也。

又,《廣韻》:禁制也。

又,《前漢・高帝紀》:太后臨朝稱制。【註】師古曰:天子之言曰制書,謂爲制度之命也。

又,成法曰制。左傳・隱元年》:今京不度,非制也。

又,《禮・曲禮》:士死制。【註】制謂君命,士受命致死也。又,《禮・禮器》:大廟之內敬矣,君親制祭〔「大廟之內敬矣」下有「君親牽牲,大夫贊幣而從」十字。原文作「大廟之內敬矣,君親牽牲,大夫贊幣而從,君親制祭」〕【註】朝踐進血之時,君自斷制牲肝,洗于鬱鬯,祭神于室也。

又,邑名。左傳・隱元年》:制,巖邑也。

又,叶音哲。崔駰〈達旨〉:隂陽始分,天地初制。皇綱云敘,帝紀乃設。

又,《韻會》:浙,或作制。江名,在東陽。莊子・外物篇》:自制河以東。

注解

〔制〕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子集下,康熙部首是刀部

〔制〕字拼音是zhì,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刂,五行属

〔制〕字造字法是会意。小篆字形,左边是“未”,右为刀。“未”即有滋味,乐于裁制。本义是裁断;制作。

〔制〕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zhì] ⑴ 规定⑵ 限定,约束,管束⑶ 法规,制度⑷ 造,作⑸ 依照规定的标准做的⑹ 古代帝王的命令⑺ 古代父母死亡守丧;守~。

制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制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