圭
复制圭字概述
纠错〔圭〕字拼音是(guī),部首是土部,总笔画是6画。
〔圭〕字是上下结构,二叠字 (上下二叠字),可拆字为“土、土”,五行属土。
〔圭〕字造字法是会意。“从重土”。本义是古玉器名。长条形,上端作三角形,下端正方。中国古代贵族朝聘、祭祀、丧葬时以为礼器。依其大小,以别尊卑。又作珪。
〔圭〕字仓颉码是GG,五笔是FFF,四角号码是40104,郑码是BBVV,中文电码是0964,区位码是2571。
〔圭〕字的UNICODE是U+572D,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2317,UTF-32:0000572D,UTF-8:E5 9C AD。
〔圭〕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的二级字表中,序号3570。
〔圭〕字异体字是珪。
圭的笔顺
纠错圭的意思
纠错圭
guīㄍㄨㄟ基本解释
①古代帝王或诸侯在举行典礼时拿的一种玉器,上圆(或剑头形)下方。~角( jiǎo )(圭的棱角,喻锋芒)。
②古代测日影的器具。~表(a.测日影的器具;b.标准)。~臬(指标准、法度,如“奉为~~”)。
③古代容量单位(一升的十万分之一)~撮(喻小量)。~勺。
④古代重量单位,十圭重一铢,二十四铢重一两,十六两重一斤。
⑤洁。~田(古代卿大夫供祭祀用的田)。
详细解释
名词
1.会意。“从重土”。本义:古玉器名。长条形,上端作三角形,下端正方。中国古代贵族朝聘、祭祀、丧葬时以为礼器。依其大小,以别尊卑。又作珪。
2.同本义。
Gui, an elongated pointed tablet of jade held in the hands by ancient rulers on ceremonial occasions;
瑞贽珪者兑上。 —— 《白虎通》孰为珪璋。 —— 《庄子·马蹄》。李注:“锐上方下曰珪。”以青圭礼东方。 —— 《周礼·大宗伯》。注:“圭锐象春物初生。”司马牛致其邑与珪焉。 —— 《左传·哀公十四年》。注:“守邑符信。”圭币(帛)俎豆(均为祭器)。 —— 《汉书·郊祀志上》
圭瑞(古代诸侯所执的玉制符信);圭壁(古代王侯朝聘、祭祀时所用的贵重玉器)
3.古代测日影的仪器“圭表”的部件。在石座上平放着的尺叫圭,南北两端立着的标杆叫表,根据日影的长短可以测定节气和一年时间的长短。
gui;
每每“亲星圭尺,躬察仪漏,目尽毫厘,心穷筹策。” —— 《祖冲之》
圭臬。
4.中国古代较小的容量单位。
unit of a small volume;
圭撮涉于贫友,吝情动于颜色。 —— 南朝梁· 范缜《神灭论》
圭勺(圭与勺。都是容量单位的名称);圭撮(古代小单位的量名)
圭字的翻译
纠错- jade pointed at top
- Jadezepter; länglicher, spitzer Jadestab, den Herrscher bei zeremoniellen Anlässen in beiden Händen hielten
- tablette de jade
圭的国语辞典解释
圭
guīㄍㄨㄟ详细解释
名
1.古代诸侯在大典时所持的一种玉器。
《说文解字•土部》:“圭,瑞玉也,上圜下方。”清•段玉裁•注:“圭之制,上不正圜。以对下方言之,故曰上圜。”《史记•卷三三•鲁周公世家》:“周公北面立,戴璧秉圭,告于太王、王季、文王。”
2.古代测日影的器具。
日圭、圭表、圭臬。
3.姓。如春秋时郑国有圭妫。
圭的两岸词典解释
圭
guīㄍㄨㄟ详细解释
1.古玉器名。长条形,尖顶下平,为贵族朝聘、祭祀、丧葬时手执的礼器。视其大小,以别尊卑。也作“珪”。
圭璧。
2.古代测日影的仪器“圭表”的部件。在石座上平放著的尺叫圭,南北两端立著的标杆叫表(也叫臬),根据日影的长短可以测定节气和一年时间的长短。
日圭、圭臬。
3.量词:(1)古代用于计算容积。1圭为0.1撮。
4.量词:(2)古代用于计算重量。1圭为0.1铢。
5.姓。
圭的字源字形
纠错商 甲骨文 𠂤组
商 甲骨文 宾组
商 金文 商
西周 金文 西周中期
西周 金文 西周晚期
楚〔战国〕 简 上博
唐 石经 开成石经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