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

ㄘˋ

卷六貝部共15画
说文解字

卷六

貝部

15画

U+8CDC

斯義切

賜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六下反切斯義切頁碼204頁,第26

賜予也。从貝易聲。

附注徐鍇繫傳:「賜之言易也,有故而與之也。」吳大澂古籀補:「古賜字从目不从貝。」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十二反切絲義反頁碼523頁,第4行,第1

賜予也。從貝易聲。

鍇注臣鍇曰:「從難易之易,賜之言易也,有故而與之也。《禮記》曰:『慶賜遂行,無有不當。』」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六下反切斯義切古音第十六部頁碼1120頁,第6許惟賢494頁,第9

賜予也。

段注《釋詁》。賚貢錫畀予況賜也。七字轉注。凡經傳云錫者,賜之假借也。《公羊傳》曰:錫者何。賜也。賜者,與之通稱。《禹貢》。納錫大龜。乃下與上之詞。又《玉藻》言賜君子,與小人者,別言之。統言則不別也。《方言》曰:賜,盡也。此借賜爲澌。澌,盡也。盡之字俗作儩。

从貝。易聲。

段注斯義切。十六部。

白话解释

赐,给予。字形采用“贝”作边旁,“易”作声旁。

字形解说

甲骨金文一般用「易」借為賜字。易本從匜皿盛水,宜為益字本義,示水多,由西周〈德鼎〉、〈叔德簋〉的不省字形可證。一般易字從匜皿省形。金文有增貝作賜,或有訛貝為目,如〈虢季子白盤〉。至戰國的中山器有調整作上下式的寫法。戰國竹簡無論楚簡或秦簡均固定從貝,而作左右式的結構。篆文以後字形均承此固定不變。《說文》:「賜,予也。从貝、易聲。」段注:「〈釋詁〉:『賚、貢、錫、畀、予、況,賜也。』七字轉注。凡經傳云錫者,賜之假借也。」在六書中屬於形聲。

賜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403頁,第10字
2陳昌治本第517頁,第4字
3黃侃手批第401頁
4說文校箋第258頁,第20字
5說文考正第251頁,第2字
6說文今釋第893頁,第3字
7說文約注第1552頁,第2字
8說文探原第3346頁,第2字
9說文集注第1322頁,第1字
10說文標整第159頁,第7字
11標注說文第256頁,第1字
12說文注箋第2058頁,第2字
13說文詁林第6487頁【補遺】第16952頁
14通訓定聲第2124頁,第3字
15說文義證第539頁【崇文】第2153頁
16說文句讀第821頁
17古字詁林第六冊,第189頁,第1字
18古字釋要第623頁,第4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