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

shū ㄕㄨ

卷十二手部共7画
说文解字

卷十二

手部

7画

U+6292

神與切

抒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十二上反切神與切頁碼405頁,第8

抒挹也。从手予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二十三反切神杵反頁碼972頁,第4行,第1

抒挹也。從手予聲。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十二上反切神與切古音第五部頁碼2416頁,第8許惟賢1050頁,第10

抒挹也。

段注凡挹彼注茲曰抒。《斗部》曰:斜,抒也。㪻,抒屚也。𣂏,挹也。《水部》曰:浚,抒也。漉,浚也。𩌑,抒井𩌑也。《左傳》。難必抒矣。此叚抒爲紓。紓者,緩也。服䖍本正作紓。

从手。予聲。

段注神與切。五部。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說文•斗部》:「斜,抒也。」故抒有斜意。《周禮》「大圭抒上」,即斜上也。

斜、抒實一字。斜从余聲,抒从予聲,二字同。《周禮》「大圭抒上」,即斜上也,乃衺之借,古音抒、衺同部。

挹也,「斜,抒也」。故抒有斜意。《周禮•考工記》「大圭抒上」(囗),即斜上也。因抒水時必斜入水中,故引申訓斜。

《說文》:「斜,抒也。」故抒有斜意。《周禮》「大圭抒上」,即斜上也。抒水時必斜入水中,故可引申。

白话解释

抒,舀出来。字形采用“手”作边旁,采用“予”作声旁。

字形解说

此字始見於篆文,從手、予聲。隸書、楷書同。字從「手」為義符,表示是與手有關的動作;從「予」為聲符,有兼義的功能,依《說文》,「予」字本義為「推予也」,就是「給予」的意思,此義和「抒」義類似,因此「抒」字從「予」聲有兼義功能。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

抒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800頁,第2字
2陳昌治本第1022頁,第10字
3黃侃手批第768頁
4說文校箋第533頁,第16字
5說文考正第480頁,第2字
6說文今釋第1765頁,第4字
7說文約注第2981頁,第4字
8說文探原第5968頁,第2字
9說文集注第2564頁,第2字
10說文標整第318頁,第26字
11標注說文第511頁,第7字
12說文注箋第4235頁,第4字
13說文詁林第11887頁【補遺】第17813頁
14通訓定聲第1701頁,第1字
15說文義證第1057頁【崇文】第4225頁
16說文句讀第1741頁
17章授筆記第501頁,第7字
18古字詁林第九冊,第685頁,第2字
19古字釋要第1121頁,第6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