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卷别卷二下反切房六切頁碼第56頁,第9字續丁孫
𢕒
異體復
往來也。从彳𡕨聲。
附注按:复,《說文》訓「行故道」,義與復無別。复從夊,「行」意已顯,彳乃累增義符。
附注《說文新證》:「甲骨文从𣅀、从夂,會从𥨍室出入的意思,𣅀亦聲。𣅀是𥨍的初文,象初民所住的半穴居。其後或加義符彳、又、止、口不等。」
蔣注《五經文字》:𢕒復:上《說文》,下《石經》,凡蝮愎之類皆從復。又音扶富反。又案:字書又復之復作𠣾,從勹,久不行也。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卷别卷四反切伐六反頁碼第162頁,第1行,第1字述
往來也。從彳复聲。
鍇注臣鍇曰:「往來爲復,故從彳,彳相連也。」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卷别卷二下反切房六切古音第三部頁碼第301頁,第4字許惟賢第135頁,第4字
往來也。
段注《辵部》曰:返,還也。還,復也。皆訓往而仍來。今人分別入聲去聲。古無是分別也。
从彳。𡕨聲。
段注房六切。三部。
字形解说
甲骨文字形從夊,像人居住的窖室,上下各有出入口。從夊,表示出入行走。金文則增「彳」或「辵」,成為從彳、复聲或從辵、复聲。彳、辵皆指道路行走,而在上下出入口之處增加橫畫,更像階梯的樣子。戰國文字則僅保留從彳的字形,而將出入的階梯及窖室連筆變形,已不復見出入的階梯。篆文的形體除保留彳、夂外,窖室及階梯的形貌更省筆變形了。隸書、楷書的字形基本上是依據戰國文字及篆文的字形省變而來。在六書中,甲骨文字形屬於合體象形,其餘各字皆屬於形聲兼會意。規範字作「复」。
復字的相关索引
# | 书籍 | 索引 |
---|---|---|
1 | 汲古閣本 | 第108頁,第9字 |
2 | 陳昌治本 | 第161頁,第3字 |
3 | 黃侃手批 | 第134頁 |
4 | 說文校箋 | 第76頁,第15字 |
5 | 說文考正 | 第71頁,第5字 |
6 | 說文今釋 | 第247頁,第3字 |
7 | 說文約注 | 第429頁,第2字 |
8 | 說文探原 | 第1078頁,第1字 |
9 | 說文集注 | 第374頁,第2字 |
10 | 說文標整 | 第44頁,第16字 |
11 | 標注說文 | 第77頁,第4字 |
12 | 說文注箋 | 第583頁,第1字 |
13 | 說文詁林 | 第2595頁【補遺】第16375頁 |
14 | 通訓定聲 | 第1172頁,第2字 |
15 | 說文義證 | 第162頁【崇文】第645頁 |
16 | 說文句讀 | 第220頁 |
17 | 說文新證 | 第128頁,第2字 |
18 | 古字詁林 | 第二冊,第475頁,第2字 |
19 | 古字釋要 | 第206頁,第2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