鼔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音《唐韻》:公戸切,音古。《說文》:从攴、从壴,壴亦聲。《廣雅》:鼔鳴也。《廣韻》:擊鼔也。《左傳・莊十年》:長勺之戰,公將鼔之。又,凡有所擊搏曰鼔。《易・離卦》:不鼔缶而歌。《詩・小雅》:鼔瑟吹笙,吹笙鼔簧。【又】鼔鍾于宮。
义又,鐘所擊處,亦謂之鼔。《周禮・冬官・考工記》:鳧氏爲鐘,于上謂之鼔,鼔上謂之鉦。
音又,《正韻》:撫也、歙也。
义又,振動也。《易・繫辭》:鼔天下之物者存乎辭。【又】鼔之舞之以盡神。
音又,扇也,扇火動橐謂之鼔。《前漢・終軍傳》:膠東魯國,鼔鑄鹽鐵。【註】如淳曰:扇熾火謂之鼔。○【按】《說文》鼔舞之鼔从攴,攴音朴;鐘鼓之鼓从支,微有不同。今槩用支,不復用攴矣。
《易・繫辭》鼓天下之物者存乎辭。
謹照原文鼓天下之物改鼓天下之動。
注解
〔鼔〕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亥集下,康熙部首是鼓部。
〔鼔〕字拼音是gǔ,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壴、攴。
〔鼔〕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gǔ] ⑴ 古同“鼓”。
鼔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鼔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