驛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音《唐韻》:羊益切;《集韻》、《韻會》、《正韻》:夷益切,𡘋音亦。《玉篇》:譯也、道也。《增韻》:今之遞馬。又,傳舍也。《唐書・劉晏傳》:初,州取富人主郵遞,謂之捉驛。
义又,《正字通》:稱頌人曰驛其聲而吟之。
义又,往來不絕曰駱驛。《後漢・郭伋傳》:駱驛不絕。
义又,落驛。《書・洪範》:乃命卜筮,曰雨、曰霽、曰蒙、曰驛、曰克。【傳】驛,氣落驛不連屬也。
义又,《詩・周頌》:驛驛其達。【註】驛驛,苗生貌。
义又,姓。本作𩦯,俗省作驛。互詳馹字註。
注解
〔驛〕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亥集上,康熙部首是馬部。
〔驛〕字拼音是yì,左右结构,可拆字为馬、睪。
〔驛〕字造字法是形聲。從馬,睪( yì )聲。本义是古代供傳遞公文或傳送消息用的馬。
〔驛〕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yì] ⑴ 舊時供傳遞公文的人中途休息、換馬的地方,亦指供傳遞公文用的馬⑵ 現為地名用字⑶ 古同“繹”,絡繹。
驛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驛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