霰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古文: 𩂪
音《唐韻》:蘇甸切;《集韻》、《韻會》、《正韻》:先見切,𡘋先去聲。《說文》:稷雪也。从雨,散聲。《詩・小雅》:如彼雨雪,先集維霰。【箋】將大雨雪,始必微溫,雪自上下,遇縕氣而搏,謂之霰。《大戴禮》:陽之專氣爲霰。【註】隂氣在雨水,凝滯爲雪;陽氣薄之,不相入,散而爲霰。故《春秋榖梁》說曰:霰者,陽脅隂之符也。《釋名》:霰,星也。水雪相搏,如星而散也。《𡌨雅》:閩俗謂之米雪,言其霰粒如米,所謂稷雪,義蓋如此。今名濇雪,亦名濕雪。
义又,《字彙補》:佛之外道曰霰尼。見《楞嚴經》。
义《說文》或作䨘,《玉篇》亦作𩆵,《集韻》或作霚。
《詩・小雅》如彼雨雪,先集維霰。《箋》將大雨雪,始必微溫,雪自上下,遇縕氣而搏,謂之霰。
謹照原文縕氣改溫氣。
注解
〔霰〕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戌集中,康熙部首是雨部。
〔霰〕字拼音是xiàn,上下结构,可拆字为⻗、散,五行属金。
〔霰〕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xiàn] ⑴ 在高空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空气凝结成的小冰粒,多在下雪前或下雪时出现。
霰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霰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