阨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音《集韻》、《正韻》:烏懈切;《韻會》:幺解切,𡘋音䅬。《集韻》本作𨽩,或作隘、阸,陋也。《正韻》:狹也。左思〈吳都賦〉:邦有湫阨而踡跼。
义又,《左傳・昭元年》:彼徒我車,所遇又阨。【註】地險不便車。又,〈定四年〉:還塞大隧,直轅,冥阨。【註】二者,漢東之隘道。《史記・秦始皇紀》:閉關據阨。
音又,《集韻》、《正韻》𡘋乙革切,音厄。《集韻》:限也。本作阸,塞也。
义又,《周禮・地官・鄕師》:以歲時巡國及野,而賙萬民之囏阨。《孟子》:阨窮而不憫。〇【按】《說文》、《玉篇》、《廣韻》皆有阸無阨,故《正字通》云:阨,俗阸字。然《左傳》、《孟子》皆作阨,亦未可以爲俗字也。
《定四年》還塞大隧,直轅,冥阨。〔註〕二者,漢東之隘道。
謹照原文二者改三者。
注解
〔阨〕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戌集中,康熙部首是阜部。
〔阨〕字拼音是è,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厄,五行属火。
〔阨〕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è] ⑴ è ㄜˋ 同“厄”。
阨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阨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