躬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音《唐韻》:居崇切;《集韻》、《韻會》:居雄切,𡘋音弓。《說文》:躳,或从弓,身也。《五經文字》:躬,俗躳字。今經典通用。《易・蒙卦》:見金夫不有躬。又,〈艮卦〉:艮其身,止諸躬也。【疏】躬,猶身也。《書・太甲》:惟尹躬克,左右厥辟。《詩・邶風》:我躬不閱。
义又,《周禮・春官・大宗伯》:伯執躬圭。【註】以人形爲瑑飾。
义又,姓。《廣韻》:出何氏《姓苑》。
音又,《韻補》叶姑弘切。《易・震卦》:不于其躬,于其鄰。班固〈東都賦〉:登靈臺乎考休徵,俯仰乎乾坤,參象乎聖躬。
音又,叶俱王切。𨻰琳〈大荒賦〉:延年其可留兮,何勤遠以苦躬;紛吾情之駘蕩兮,嗟吾願有弗遑。
《班固・東都賦》登靈臺乎考休徵。
謹照原文臺下省乎字。
注解
〔躬〕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酉集中,康熙部首是身部。
〔躬〕字拼音是gōng,左右结构,可拆字为身、弓,五行属木。
〔躬〕字造字法是形声。从身,弓声。从“身”的字多与身体有关。本义是整个身体。
〔躬〕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gōng] ⑴ 身体。⑵ 自身,亲自⑶ 弯曲身体
躬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躬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