蹋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音《唐韻》:徒合切;《集韻》:達合切,𡘋音沓。《說文》:踐也。《博雅》:履也。今蹹字。《釋名》:蹋,榻也,榻著地也。
义又,《史記・蘇秦傳》:六博蹋鞠者。【註】蹋鞠,兵勢也,所以練武士,知有材也。
音又,《廣韻》:徒盍切;《集韻》:敵盍切,𡘋音塌。又,《集韻》:託盍切,音榻。又,託合切,音塔 —— 義𡘋同。
注解
〔蹋〕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酉集中,康熙部首是足部。
〔蹋〕字拼音是tà,左右结构,可拆字为𧾷、𦐇,五行属火。
〔蹋〕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tà] ⑴ 踏:“舞辄数十人相随,~地为节。”⑵ 踢:“穿域~鞠”(“鞠”,古代的一种皮球)。
蹋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蹋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