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古文: 𤉢
音《唐韻》:徐兩切;《集韻》、《韻會》、《正韻》:似兩切,𡘋詳上聲。《說文》:長鼻牙,南越大獸,三年一乳,象耳牙四足之形。《爾雅・釋地》:南方之美者,有梁山之犀、象焉。【疏】犀、象二獸,皮、角、牙、骨,材之美者也。《詩・魯頌》:元龜象齒。《左傳・襄二十四年》:象有齒以焚其身,賄也。《禮・玉藻》:笏,諸侯以象,士竹本象可也。
义又,王安石《字說》:象牙感雷而文生,天象感氣而文生,故天象亦用此字。《易・繫辭》:在天成象。【疏】謂懸象日月星辰也。《禮・樂記》〔註〕:象,光耀也。
义又,《韓非子・解老篇》:人希見生象也,而得死象之骨,按其圖以想其生也,故諸人之所以意想者,皆謂之象也。《易・繫辭》:象也者,像此者也。【疏】言象此物之形狀也。《左傳・桓六年》:申繻曰:名有五,以類命爲象。【註】若孔子首象尼丘。《周禮・春官・大卜》:以邦事作龜之八命,二曰象。【註】謂炎變雲物,如衆赤鳥之屬,有所象似㊟〔炎字應為「災」形誤。本作:謂災變雲物,如衆赤鳥之屬,有所象似〕。《前漢・王莽傳》:白煒象平。【註】象,形也,萬物無不成形于西方。
义又,法也。《書・堯典》:象以典𠛬。【傳】法用常𠛬,用不越法。《儀禮・士冠禮》:繼世以立諸侯,象賢也。【註】象,法也。
义又,象魏,門闕也。一曰書名。《周禮・天官・大宰》:正月之吉,縣治象之法于象魏。【疏】周公謂之象魏,雉門之外,兩觀闕高魏魏然也。《左傳・哀三年》:命藏象魏。【疏】由其縣于象魏,故謂其書爲《象魏》。
义又,象尊,酒器。《左傳・定十年》:犧象不出門。【疏】象尊以象鳳凰。或曰:以象骨飾尊。《三禮圖》云:當尊腹上畫象之形。《禮・明堂位》:犧象,周尊也。
义又,通言之官。《禮・王制》:南方曰象。【註】劉氏曰:象,像也。如以意倣象其似而通之,《周官》象胥是也。
义又,舞名。《詩・周頌序》:維淸,奏象舞也。【正義】文王時,有擊刺之法,武王作樂,象而爲舞,號其樂曰象舞。《禮・內則》:成童舞象。《史記・樂書》:文王之舞,舞之以未成人之童,故謂之象舞。
义又,象人,若今戲蝦、魚、獅子者也。《前漢・禮樂志》:郊祭,常從象人四人。
义又,罔象,水怪名。《史記・孔子世家》:水之怪龍、罔象。【註】罔象食人,一名沐腫。
义又,藥名。《本草綱目》:盧會,一名象膽,以其味苦如膽也。
义又,象敎。卽佛敎也。王中㊟〔中字應為「屮」形誤。王屮作有〈頭陀寺𥓓〉一文。頁0502「正」字注、0519「毗」字注並作「王屮」〕〈頭陀寺𥓓〉:正法既沒,象敎陵侇。【註】謂爲形象以敎人也。
义又,郡名,州名,山名。《史記・秦始皇紀》:三十三年,爲象郡。【註】今日南。又,百越地,𨻰置象郡,因象山名;隋平𨻰,置象州。
义又,姓。《姓苑》:潁州望族。今南昌有此姓。
音又,《正字通》:象有平上去三聲,諸韻書收入養韻,漾韻不收,《正韻》亦然。六書有一字備四音者,有轉十數音者,獨至象,必限以一音,此古今分韻之謬也。
音又,叶徐羊切,音詳。《晉書・樂志・地郊饗神歌》:祇之體,無形象:潛泰幽,洞忽荒。
《周禮・春官・大卜》以邦事作龜之八命,二曰象。〔註〕謂炎變雲物如衆赤鳥之屬
謹照原文炎變改災變。
《書・堯典》象以典𠛬。
謹照原書堯典改舜典。
注解
〔象〕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酉集中,康熙部首是豕部。
〔象〕字拼音是xiàng,上下结构,可拆字为、𧰨,五行属金。
〔象〕字造字法是象形。甲骨文字形,突出其长鼻。本义是大象,一种哺乳动物。
〔象〕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xiàng] ⑴ 哺乳动物,是目前地球陆地上最大的哺乳类动物,多产在印度、非洲等热带地区,门牙极长,可用于雕刻成器皿或艺术品⑵ 形状,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