諶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音《唐韻》、《韻會》:是吟切;《正韻》:時任切,𡘋甚平聲。《說文》:誠諦也。《爾雅・釋詁》:信也、誠也。《書・咸有一德》:天難諶,命靡常。【傳】諶,信也。《楚辭・九章》:諶荏弱而難持。【註】諶,誠也。
义又,國名。《前漢・地理志》有諶離國。
义又,人名。《左傳・襄二十九年》:裨諶,鄭大夫。【註】諶,本亦作湛。
义又,姓。《萬姓統譜》:漢荆州刺史諶仲,南昌人。
义又,與忱同。《書・大誥》:天棐忱辭。【傳】忱,信也,《說文》引作諶。
音又,通作訦。《爾雅・釋詁》〔註〕:燕代東齊謂信曰諶。【疏】按,《方言》作訦,訦、諶音義同。
音又,叶市隆切,音戎。《詩・大雅》:天生烝民,其命匪諶;靡不有初,鮮克有終。
义《集韻》一作愖。
注解
〔諶〕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酉集上,康熙部首是言部。
〔諶〕字拼音是chén,左右结构,可拆字为訁、甚。
〔諶〕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chén] ⑴ 相信⑵ 誠然,的確⑶ 姓。㈡ [shèn] ⑴ 姓。
諶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諶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