訇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音《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呼宏切,音轟。《說文》:騃言聲。
义又,《廣韻》:匉訇,大聲也。《史記・司馬相如傳》:砰磅訇礚。師古曰:皆流水鼓怒之聲。張衡〈東京賦〉:軯礚隱訇。薛綜曰:鐘鼓之聲也。韓愈〈華山女〉詩:訇然震動如雷霆。
义又,《玉篇》:地名。漢中西域有訇鄕。
义又,人名。黃訇。見《晉書・載記》。汝訇。見《宋史・宗室表》。
义又,姓。〈蜀錄〉:關中流人訇琦、訇廣。
音又,《廣韻》、《集韻》𡘋胡涓切,音懸 —— 義同。
音又,《集韻》:九峻切,音呁 —— 與𧥺同。《博雅》:欺也。
义又,《說文》:从言,勻省聲。籀文作𧥻。
注解
〔訇〕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酉集上,康熙部首是言部。
〔訇〕字拼音是hōng,半包围结构,可拆字为勹、言,五行属木。
〔訇〕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hōng] ⑴ 〔阿~〕伊斯兰教主持教仪、讲授经典的人。⑵ 形容大声
訇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訇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