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古文: 𦸞
音《唐韻》:彌畢切;《集韻》、《韻會》:覓畢切;《正韻》:覓筆切,𡘋音謐。《說文》:蠭甘飴也。《楚辭・招魂》:瑤漿蜜勹㊟〔「勹」字當為「勺」字之訛。《楚辭・招魂》本作:瑤漿蜜勺〕。魏文詔:蜀人作食,喜著飴蜜。
义又,《爾雅翼》:土蜜。北方地燥,多在土中,故曰土蜜。
义又,木蜜。南方地濕,多在木中,故曰木蜜。
义又,石蜜。《西京雜記》:南越王獻高帝石蜜五斛。
义又,波羅蜜,果名。《本草》:波羅蜜,梵語也,因此果味甘,故借用之。
义又,崖蜜,櫻桃別名。陸士衡賦:朱藍崖蜜。
义又,與密通。古𥓓帖縝密多作縝蜜。
义字从宓。俗作𮔉,非。
注解
〔蜜〕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申集中,康熙部首是虫部。
〔蜜〕字拼音是mì,上下结构,可拆字为宓、虫,五行属水。
〔蜜〕字造字法是形声。从虫,宓( mì )声。本义是蜂蜜,蜜蜂采取花液酿成的甜汁。
〔蜜〕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mì] ⑴ 蜜蜂采取花的甜汁酿成的东西⑵ 甜美
蜜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蜜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