虯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音《唐韻》、《集韻》:渠幽切;《正韻》:渠尤切,𡘋音觩。《說文》:龍子有角者。《楚辭・天問》:焉有虯龍,負熊以遊。司馬相如〈大人賦〉:驂赤螭靑虯之𧍘蟉蜿蜒。
音又,《廣韻》:居幽切,音樛 —— 義同。
音又,《集韻》:巨小切,音㹾。王逸〈魯靈光殿賦〉:騰蛇蟉虯而繞榱。
音又,《韻補》叶去九切,丘上聲。李尤〈平樂觀賦〉云:有仙駕雀,其形蚴虯;騎驢馳射,狐兔驚走。
《王逸魯靈光殿賦》
謹照原文逸改延壽。
注解
〔虯〕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申集中,康熙部首是虫部。
〔虯〕字拼音是qiú,左右结构,可拆字为虫、丩。
〔虯〕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qiú] ⑴ 传说中的有角龙。《説文•虫部》:“虯,龍子有角者。”《漢書•司馬相如傳上》:“乘鏤象,六玉虯。”顔師古注引張揖曰:“龍子有角曰虯。”《文選•何晏〈景福殿賦〉》:“如螭之蟠,如虯之停。”李善注引《廣雅》曰:“無角曰螭龍,有角曰虯龍。”一说无角龙。《玉篇•虫部》虯,無角龍。”《後漢書•馮衍傳下》:“駟素虯而馳騁兮,乘翠雲而相佯。”李賢注:“虯,龍之無角者也。”⑵ 蜷曲。宋趙汝适《諸蕃志•志國•海上雜國》:“波斯國在西南,國上其人肌理甚黑,鬢髪皆虯。”明劉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白石庄》:“一松虯,一亭小,立柳中。”
虯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虯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