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音《唐韻》:落胡切;《韻會》、《正韻》:龍都切,𡘋音盧。《說文》:蘆菔也。一曰薺根。《爾雅・釋草》:葖,蘆萉。
义又,《玉篇》:葦之未秀者爲蘆。
义又,藥名。《本草》:黎蘆,一名蔥葵。
义又,城名。《北史・皮豹子傳》:宋以文德爲武都王,守葭蘆城。
义又,水名。《水經注》:長蘆水又東徑九門波故縣也。
义又,關名。杜甫詩:少留周家窪,欲出蘆子關。
音又,《集韻》:淩如切,音閭 —— 亦藥名。《本草》:漏蘆。《博雅》:飛廉,漏蘆也。
注解
〔蘆〕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申集上,康熙部首是艸部。
〔蘆〕字拼音是lú,上下结构,可拆字为艹、盧。
〔蘆〕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lú] ⑴ 见“芦”。
蘆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蘆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