蒟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音《唐韻》:俱雨切;《韻會》:果羽切,𡘋音矩。《說文》:果也。《本草》:蒟醬。《南方草木狀》:蒟醬,蓽茇也,生於番禺,小而靑,謂之蒟。左思〈蜀都賦〉〔註〕:蒟醬,緣樹而生,其子如桑椹,熟時正靑,長二三寸,以蜜藏而食之。《通志》:蒟醬曰浮留。
义又,《本草》:蒟蒻,一名鬼芋。《酉陽雜俎》:蒟蒻,根大如椀,至秋葉滴露,隨滴生苗。
音又,《集韻》:權俱切,音劬。又,《韻會》:俱遇切,音屨 —— 義𡘋同。
注解
〔蒟〕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申集上,康熙部首是艸部。
〔蒟〕字拼音是jǔ,上下结构,可拆字为艹、竘。
〔蒟〕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jǔ] ⑴ 〔~蒻〕a.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茎为球状,可食,亦可制淀粉;b.这种植物的地下茎。均亦称“蒟头”、“魔芋”。⑵ 〔~酱〕一种用胡椒科植物做的酱,味香。
蒟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蒟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