茨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音《唐韻》:疾資切;《集韻》、《韻會》、《正韻》:才資切,𡘋音薋。《說文》:以茅蓋屋。《釋名》:茨,次也,次草爲之也。《書・梓材》:惟其塗塈茨。《周禮・夏官・圉師》:茨牆則剪闔。《莊子・讓王篇》:原憲居魯,環堵之室,茨以生草。
义又,《詩・鄘風》:牆有茨。【註】蒺藜也。《爾雅・釋草》:茨,蒺藜。【註】布地蔓生,細葉,子有三角,刺人。
义又,《酉陽雜俎》:沙州飼馬以茨、萁。
义又,《博雅》:積也、聚也。《詩・小雅》:曾孫之稼,如茨如梁。
义又,山名。《莊子・徐無鬼》:黃帝將見大隗于具茨之山。
义又,姓。《後漢・衞颯傳》:南陽茨充代颯爲桂陽太守。
注解
〔茨〕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申集上,康熙部首是艸部。
〔茨〕字拼音是cí,上下结构,可拆字为艹、次,五行属木。
〔茨〕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cí] ⑴ 用茅或苇覆盖房子⑵ 蒺藜⑶ 积土填满:“~其所决而高之。”
茨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茨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