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音《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烏貫切,音惋。《說文》本作掔,手掔也。揚雄曰:掔,握也。《玉篇》:手腕也。《釋名》:腕,宛也,言可宛屈也。《戰國策》:天下之游士,莫不日夜扼腕、瞋目切齒。嵆康〈琴賦〉:發和顏,攘皓腕。
义又,與肘同。《禮・三年問》㊟〔下為《禮・深衣》文〕袂之長短,反詘之及肘〔註〕:肘或爲腕。
又與肘同。《禮・三年問袂之長短反詘之及肘註》肘或爲腕。
謹按袂之長短二句係深衣篇文,肘或爲腕乃言兩本之輁,非謂腕與肘同也。肘爲臂節腕爲手後節,音義均不同。謹將又與肘同改爲又與捥同。禮三年問以下十八字改爲:史記刺客傳偏袒搤捥而進。索隱捥,古腕字。
注解
〔腕〕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未集下,康熙部首是肉部。
〔腕〕字拼音是wàn,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宛,五行属火。
〔腕〕字造字法是形声。从肉,宛声。本义是臂下端与手掌相连可以活动的部分。
〔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wàn] ⑴ wàn ㄨㄢˋ 胳膊下端与手掌相连的部分
腕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腕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