肨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音《廣韻》、《正韻》:匹絳切;《集韻》:匹降切,𡘋音炐。《玉篇》:肨,脹也。《廣韻》:臭貌。
音又,《集韻》:披江切 —— 與胮同。胮肛,腫也。亦作膖、𤶞。
音又,敷容切,音丰 —— 肉耑。
注解
〔肨〕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未集下,康熙部首是肉部。
〔肨〕字是多音字,拼音是pàng、pán、pàn,左右结构,可拆字为⺼、丰。
〔肨〕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pàng] ⑴ 肿胀。《玉篇•肉部》:“肨,肨脹也。”《正字通•肉部》:“肨,腫脹貌。”⑵ 胀臭貌。《廣韻•絳韻》:“肨,脹臭皃。”⑶ 方言,形容臭味重。黄侃《蘄春語》:“今四川語狀物之臭曰肨臭底。”㈡ [fēng] ⑴ 肉耑。《集韻•鍾韻》:“肨,肉耑”
肨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肨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