竀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音《廣韻》:丑庚切;《集韻》:抽庚切,𡘋音橕。《說文》:正視也。
义又,赤色。《左傳・哀十七年》:衞侯卜其繇曰:如魚竀尾。【註】竀,赤色 —— 魚勞則尾赤。《周禮・冬官・考工記・鐘氏》〔註〕:《爾雅》曰:一染謂之縓,再染謂之竀,三染謂之纁。《爾雅・釋器》作赬,卽淺赤也。
音又,《廣韻》:丑貞切;《集韻》:癡貞切;《正韻》:丑成切,𡘋音檉 —— 從穴中正見也。亦作靗。
音又,《集韻》:丑正切,偵去聲 —— 廉視也。
注解
〔竀〕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午集下,康熙部首是穴部。
〔竀〕字是多音字,拼音是chēng、chèng,上下结构,可拆字为穴、正、見。
〔竀〕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chēng] ⑴ 正视。⑵ 古通“赬”:“如鱼~尾。”㈡ [chèng] ⑴ 察视。
竀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竀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