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音《廣韻》:子昔切;《集韻》、《韻會》、《正韻》:資息切,𡘋音跡。《說文》:聚也。《增韻》:累也、堆𤴁也。《易・大有》:大車以載,積中不敗也。又,〈升卦〉:積小以高大。《詩・周頌》:積之栗栗。《禮・月令》:仲秋,命有司,趣民多積聚。《前漢・食貨志》:積貯者,天下之大命也。
义又,《儀禮・士冠禮》:皮弁服素積。【鄭註】積,猶辟也 —— 以素爲裳,辟蹙其要中。
音又,《集韻》:則歷切,音績 —— 亦聚也。
音又,《廣韻》、《集韻》、《韻會》:子智切;《正韻》:資四切,𡘋音恣 —— 聚也、儲蓄也。《詩・大雅》:乃積乃倉。《周禮・天官・小宰》:掌其牢禮委積。【註】委積,謂牢米薪芻給賓客道用也。又,〈大司徒〉:令野修道委積。【註】少曰委,多曰積,皆所以給賓客。
音又,叶恣此切,音子。《詩・周頌》:有實其積,萬億及秭。
注解
〔積〕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午集下,康熙部首是禾部。
〔積〕字拼音是jī,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禾、責。
〔積〕字造字法是形聲。从禾,責聲。从「禾」,表示與農作物有關。本义是堆積穀物。
〔積〕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jī] ⑴ 積聚,貯藏。①穀類的積蓄。《説文•禾部》:“積,聚也。”②積聚之物。《左傳•僖公三十三年》:“居則具一日之積,行則備一夕之衛。”⑵ 累積,堆疊。《易•升》:“君子以順德,積小以高大。”⑶ 蘊蓄;蘊含。《禮記•樂記》:“和順積中,而英華發外。”⑷ 堆子,垛子。唐段成式《酉陽雜俎•廣動植》:“遇狼數十頭,其人窘急,遂登草積上。”⑸ 多。《周禮•地官•遺人》:“掌邦之委積,以待施惠。”⑹ 習慣的;積久漸成的。《荀子•解蔽》:“私其所積,唯恐聞其惡也。”⑺ 滯積,停止。《莊子•天道》:“天道運而無所積,故萬物成;帝道運而無所積,故天下歸;聖道運而無所積,故海内服。”⑻ 鬱積於心。《金史•后妃傳•宇文虛中傳》:“虛中恃才輕肆,好譏訕,凡見女直人輒以礦鹵目之,貴人達官往往積不能平。”⑼ 中醫術語。指寒積、食積等病症。《靈樞經•百病始生》:“積之始生,得寒乃生,厥乃成積也。”⑽ 數學名詞。諸數相乘的結果稱為這些數的積。《九章算術》:“廣從步數相乘得積步。”⑾ 量詞。一堆為一積。《太平廣記》卷三百九十四弓I《録異記》:“仍十枚一積。”⑿ 衣裙的褶子。《釋名•釋衣服》:“素積,素裳也。辟積其要中使踧,因以名之也。”⒀ 通“漬”。《公羊傳•莊公十七年》:“夏,齊人瀸于遂。瀸者何?瀸,積也,衆殺戍者也。”⒁ 通“績”。功業。《管子•權修》:“或有積而不食者,則民離上。”⒂ 通“蹟”。蹤蹟。《後漢書•鄧晨傳》:“晨發積射士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