皻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音《廣韻》:側加切;《集韻》:莊加切,𡘋音渣。《類篇》:鼻上皰。《黃帝・素問》:勞汗當風,寒薄爲皻。【註】俗謂之粉刺。
义又,《正字通》:紅暈似瘡浮起,著面鼻者曰酒皻。
音又,《五音集韻》:采古切,音蔖。《博雅》:皸、皵,皻也。
义《玉篇》:今作齇。《類篇》:通作𤿚,俗作皶。
注解
〔皻〕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午集中,康熙部首是皮部。
〔皻〕字是多音字,拼音是zhā、cǔ,左右结构,可拆字为虘、皮。
〔皻〕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zhā] ⑴ 古同“齇”。㈡ [cǔ] ⑴ 皮肤粗糙皲裂。
皻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皻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