痟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音《唐韻》:相邀切;《集韻》、《韻會》:思邀切;《正韻》:先雕切,𡘋音宵。《說文》:酸痟,頭痛。《周禮・天官・疾醫》:春時有痟首疾。【註】痟,酸削也,首頭痛也。【疏】頭痛之外,別有酸削之痛也。酸,嘶也。《管子・地員篇》:五沃之土,其澤多魚,其泉白靑,其人終無痟酲。左思〈蜀都賦〉:芳追氣邪,味蠲癘痟。【註】痟,頭病也。
义又,《玉篇》:痟,渴病也。漢司馬相如痟渴疾。〇【按】《漢書》本傳作消渴。
义又,通作消。《後漢・李通傳》:素有消疾。【註】消中之疾。
注解
〔痟〕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午集中,康熙部首是疒部。
〔痟〕字拼音是xiāo,半包围结构,可拆字为疒、肖。
〔痟〕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xiāo] ⑴ 头痛;酸痛:“春时有~首疾。”⑵ 痟渴,中医指糖尿病、水崩症等:“~似乌常渴。”⑶ 衰微。
痟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痟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