濁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音《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直角切,音濯 —— 水名。《說文》:水,出齊郡屬嬀山。
义又,《括地志》:濁水,源出蒲州解縣東北平地。
义又,《水經注》:濁水,上承雲陽縣東大黑泉。
义又,《水經注》:南昌有濁水。
义又,水不淸也。《詩・邶風》:涇以渭濁。
义又,星名。《爾雅・釋天》:濁謂之畢。《史記・律書》:濁者,觸也。
义又,姓。《史記・貨殖傳》:濁氏連騎。
音又,《集韻》:竹角切,音斲 —— 人名。《史記・孔子世家》:主於子路妻兄顏濁鄒家。
音又,《韻補》叶昌六切,音逐。《前漢・潁川歌》:潁水濁,灌氏族。
注解
〔濁〕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巳集上,康熙部首是水部。
〔濁〕字拼音是zhuó,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氵、蜀。
〔濁〕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zhuó] ⑴ 见“浊”。
濁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濁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