漦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音《唐韻》、《集韻》、《韻會》𡘋俟甾切,音狋。《說文》:順流也。一曰水名。
义又,《爾雅・釋言》:漦,盝也。李巡云:吐沫,漦也。
音又,《集韻》:升基切,音䀢。又,充之切,音蚩。又,陵之切,音釐。又,魚其切,音疑 —— 義𡘋同。
音又,郎才切,音來 —— 地名,在扶風美陽。《史記・樊噲傳》:從攻雍漦城。通作斄,又作釐。
音又,湯來切,音胎 —— 與邰同。
音又,棧山切 —— 魚龍身濡滑者。
注解
〔漦〕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巳集上,康熙部首是水部。
〔漦〕字拼音是chí,半包围结构,可拆字为𠩺、水,五行属金。
〔漦〕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chí] ⑴ 鱼等的涎沫:“卜请其~而藏之。”⑵ 渗流。
漦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漦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