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音《唐韻》、《正韻》:息良切;《集韻》、《韻會》:思將切,𡘋音襄 —— 水名。《說文》:水,出零陵陽海山,北入江。
义又,山名。《史記・黃帝本紀》:黃帝南至于江,登熊湘。
义又,地名。《廣輿記》:長沙府,吳、晉曰湘州。
义又,湖名。《廣輿記》:在紹興府蕭山縣。
义又,烹也。《詩・召南》:于以湘之,維錡及釜。
音又,《集韻》:思莊切,音霜 —— 義同。
注解
〔湘〕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巳集上,康熙部首是水部。
〔湘〕字拼音是xiāng,左中右结构,可拆字为氵、相,五行属水。
〔湘〕字造字法是形声。从水,相声。本义是湘江。
〔湘〕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xiāng] ⑴ 〔~江〕水名,源出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经过湖南省,注入洞庭湖。⑵ 湖南省的别称
湘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湘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