攲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音《唐韻》:去奇切;《集韻》:丘奇切,𡘋音崎。《說文》:持去也。
义又,《家語》:孔子觀於周廟,有攲器焉。使子路取水試之,滿則覆,中則正,虛則攲。《荀子・宥坐篇》〔註〕:攲器,傾敧易覆之器。
音又,《廣韻》:居綺切;《集韻》:舉綺切,𡘋音掎 —— 義同。《類篇》:一曰不平。〇【按】攲字與攴部敧字不同。
注解
〔攲〕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卯集下,康熙部首是支部。
〔攲〕字是多音字,拼音是qī、yǐ、jī,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奇、支。
〔攲〕字造字法是形声。从支,奇声。( jī )。本义是用箸夹取。
〔攲〕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qī] ⑴ 倾斜:“~帆侧柁入波涛。”㈡ [yǐ] ⑴ 古通“倚”,斜靠着:“~枕听鸣蛙。”㈢ [jī] ⑴ 持箸取物。
攲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攲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