摎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音《唐韻》:居求切;《集韻》、《韻會》:居尤切,𡘋音鳩。《說文》:縛殺也。《玉篇》:絞也。《儀禮・喪服》:殤之絰不摎垂。【註】不絞其帶之垂者。
义又,求也。張衡〈思𤣥賦〉:摎天道其焉如。
音又,《唐韻》、《集韻》𡘋力求切,音留 —— 束也、捋也。或作𢷶。
义又,姓。魏河內太守摎尚。
音又,《集韻》:居虬切,音樛 —— 義同。或作㧃。
音又,《唐韻》:古肴切;《集韻》:居肴切,𡘋音交 —— 亦束也、繞也。《前漢・五行志》:元帝永光二年,天雨草,而葉相摎結,大如彈丸。
音又,《集韻》:力交切,音寥 —— 物相交也。
音又,離昭切,音繚 —— 撙也。
音又,古巧切,音絞 —— 搜索也。
音又,女巧切,鐃上聲 —— 擾也。與撓同。揚子《太𤣥經》:死生相摎,萬物乃纏。【註】死生相摎擾,故萬物亦纏綿而成就也。
义本从翏,省作摎。
注解
〔摎〕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卯集中,康熙部首是手部。
〔摎〕字是多音字,拼音是jiū、liú、liáo、jiǎo、náo,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扌、翏。
〔摎〕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jiū] ⑴ 绞洁:“故殇之绖不~垂。”⑵ 求取:“~天道其焉如。”⑶ 缚杀;绞死。㈡ [liú] ⑴ 捋,捋取。㈢ [liáo] ⑴ 物相交。㈣ [jiǎo] ⑴ 〔~蓼〕搜索。㈤ [náo] ⑴ 同“挠”,阻止。
摎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摎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