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音《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息正切,音姓。《中庸》:天命之謂性。【註】性是賦命自然。《孝經說》曰:性者,生之質也,若木性則仁,金性則義,火性則禮,水性則知,土性則信。
音又,《通論》:性者,生也。《周禮・地官・大司徒》:以土會之法,辨五地之物生。杜子春讀生爲性。【釋文】性亦訓生,義既不殊,故後鄭不破之也。又,《貉隸》〔註〕:不生乳。劉音色敬切。
义又,無爲而安行,曰性之。《孟子》:堯舜性之也。
义又,姓。
音又,《集韻》:新佞切,音胜 —— 心悸也。
义陳淳曰:性字从生、从心,是人生來具是理于心方,名曰性。
《周禮・地官・大司徒》以土會之法,辨五地之物生。杜子春讀生爲性。《釋文》性亦訓生。
謹照周禮原本釋文改賈疏。
注解
〔性〕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卯集上,康熙部首是心部。
〔性〕字拼音是xìng,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忄、生,五行属金。
〔性〕字造字法是形声。从心,生声。本义是人的本性。
〔性〕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xìng] ⑴ 人或事物的本身所具有的能力、作用等⑵ 性质,思想、感情等方面的表现⑶ 男女或雌雄的特质⑷ 有关生物生殖的⑸ 表示名词(以及代词、形容词)的类别的语法范畴。
性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性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