廓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古文: 𢌓
音《廣韻》、《正韻》:苦郭切;《集韻》、《韻會》:闊鑊切,𡘋音鞹。《爾雅・釋詁》:大也。《詩・大雅》:上帝耆之,憎其式廓。〈吳志・周瑜傳〉:性度恢廓。
义又,《說文》:空也。《前漢・東方朔傳》:今世之處士魁然無徒,廓然獨居。
音又,《集韻》:開也。揚子《方言》:張小使大謂之廓。《荀子・狄隘篇》:褊小,則廓之以廣大。《後漢・班勇傳》:廓開朝廷之德。
音又,《集韻》或作郭。韓愈〈徐偃王廟𥓓〉:堅嶠之後,達夫郭之。
义又,劒削曰廓。揚子《方言》:劒削,自關而東,或謂之廓,或謂之削。
义又,州名,《廣韻》:廓州,漢西羌地,前涼湟河郡,周爲廓州。
《荀子・狄隘篇》褊小,則廓之以廣大。
謹照原文改荀子狹隘褊小,則廓之以廣大。
注解
〔廓〕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寅集下,康熙部首是广部。
〔廓〕字拼音是kuò,半包围结构,可拆字为广、郭,五行属木。
〔廓〕字造字法是形声。从广( yǎn ),郭声。“广”甲骨文、金文象屋墙屋顶形,这里表示与建筑物有关。本义是通“郭”。外城。
〔廓〕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kuò] ⑴ 空阔,广阔⑵ 扩大⑶ 空寂:孤独:“悲忧穷戚兮独处~”。⑷ 物体的周围、外缘⑸ 古同“郭”,外城。
廓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廓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