宓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音《唐韻》:美畢切;《集韻》、《韻會》、《正韻》:覓畢切,𡘋音蜜。《說文》:安也。《玉篇》:止也、靜也、默也。《𡌨蒼》:祕宓也。顏師古曰:宓汨,去疾也。
义又,人名。《三國志》:秦宓。
音又,房六切。孟康《漢書古文》〔註〕:宓,今伏字。皇甫謐云:伏羲或謂之宓羲。考諸經史緯侯無宓羲之號,必後世傳寫誤以虙爲宓。孔子弟子虙不齊,後人云濟南伏生,卽子賤之後,是知虙與伏古字通用,後誤以爲宓也。
音又,《集韻》:宓,或作密、𧶡。
注解
〔宓〕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寅集上,康熙部首是宀部。
〔宓〕字是多音字,拼音是mì、fú,上下结构,可拆字为宀、必,五行属水。
〔宓〕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mì] ⑴ 安静。⑵ 姓。㈡ [fú] ⑴ 古同“伏”,“伏羲”亦作“宓羲”。
宓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宓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